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  http://www.saxonproductions.org/wp-content/uploads/2012/05/Saxophone-1.jpeg

   

大家應該都看過薩克斯風,也聽過薩克斯風演奏,但薩克斯風的歷史來源,有多少人知道呢?  

  在眾家樂器中,薩克斯風(Saxophone)並不算是前輩,只有150多年歷史和管風琴、鋼琴等樂器比起來,只能算是小老弟而已。它是1840年比利時人Adolphe Sax所提出的構想。薩克斯風的發明,及有可能是起因於Sax的「一時無聊」,把低音豎笛(bass clarinet)的吹嘴裝到ophicleide(一種用按鍵的銅管)上所發現的。1842年,他造了一把C調的bass saxophone,得到法國作曲家Hector Berlioz的讚賞。還被稱讚說Adolphe Sax發明的這種樂器最具有人性的特點,並被運用在一些當時著名作曲家的作品中。1845年Adolphe Sax得到法國軍隊的合約,薩克斯風就大量被使用在軍樂隊中,後來也慢慢被引進了爵士樂中。

 

  在管樂器中,薩克斯風算是易學的。它兼具有『木管簧片』與銅管延伸出來的『開孔共振』管身的特性,所以容易吹奏,也容易調整偏音值和變化音色,更能夠發展出介於木管與銅管之間的特殊演奏技術。其展現的戲劇性,也讓薩克斯風在二十世紀初廣受歌舞團的歡迎,重奏的效果又好,很快就廣為在歐美各地流傳。到了1930年代初期,薩克斯風在音樂廳中的表現進步最為顯著,三位古典的大師--德國的Siguard Rascher、法國的Marcel Mule、以及美國的Cecil Leeson,從一片空白開始建立起古典薩克斯風的典範,確立了今天薩克斯風在古典音樂中的地位。

優質的薩克斯風有兩個基本條件:
一、機械方面:組裝紮實、結構精密、底座堅固、手感順暢。
二、吹奏方面:吹奏輕鬆、音色亮麗、共鳴穩定、音質厚實。
 

 

 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  

在台灣薩克斯風的歷史由一位熱愛音樂的畫家-張連昌先生,至三十四歲放棄學畫並開始研究西洋樂器,自行摸索樂器製造原理。直到有一次偶然獲得一把已燒毀的薩克斯風,花三個月時間逐一將所有零件精準地繪成製作圖,憑著精準的繪圖工筆畫技法,細心地繪製出薩克斯風四百多個零件的製圖表,再花二年半時間,以手工方式自行摸索、研發,不屈不撓的精神,無師自通成功打造出台灣第一把薩克斯風


張連昌世後,由兒子張文燦與孫子張宗瑤克紹箕裘。張宗瑤夫婦為紀念先人祖業,著手打造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,開發成為后里觀光特色。並於2002年成立亞洲第一座薩克斯風博物館。

 

許多偉大的發明都來自不經意間的靈光一瞬,雖然是晚近才發展出的樂器,不過因為易學且聲音層次又豐富,讓薩克斯風這件無心插柳的發明,成為近代音樂史上的要角。

 

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薩克斯風的歷史知識,

歡迎來台中后里的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瞧瞧!

 

 

 

資料來源:大紀元新聞網

arrow
arrow

    LCsaxoph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